前言
《道德经》是春秋末期老子的著作。在我心里,中国先有《道德经》,后有《论语》,国人就在这里两本书籍的指导下生活。几千年来,时代一直更替,但是内核一直都是儒家的三纲五常和道家的清净无为。
《道德经》虽只五千余言,但内容涵盖十分广泛。
内容
道德
道是世界的本源,是大自然,是万物的根本。德是道的具体体现,是具体的方法,是修身治国的方式。
清净无为
老子说道是一切的本源,我们要循道而生,不要过多地干预自然的生活。
世界的发展,有其自身合理的逻辑。我们更多的选择,超越不了自然,反而会打乱自然的顺序,让事情发展与我们期望的相反。
清净无为,需要我们减轻自己的欲望。追求得越多,我们会更加痛苦。而遵循自然,不贵难得之货,才能过得舒坦些,反而会有所得。
辩证
《道德经》大量使用辩证的方式来说理。
老子推崇清静无为,推崇我们“处众人之所恶”。便使用了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”
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”然后推导出,“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较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”万事万物,都是相辅相成,都是相对的。
为君治国
《道德经》里大量的话语是给国君治国用的。
从清静无为无为的思想出发,国君治国也要无为而治。颁布法令越多,百姓越痛苦;国君越不被百姓所感知,百姓过得越快乐。
同时还讲述了仁义、战争等事物的作用。越是推崇仁义,表明国家越是缺乏仁义。战争带来的不是胜利,而是凶年。
思考
清静无为,是我从《道德经》学到的一种思想。生活的意义,不在于你追求多少事物,而是你真的过得如何。循道而生,命运已经给你的生命标好了方向。如果你总想打破这个方向,不仅不能得到你想要的,反而会失去你能拥有的。
《道德经》对我的意义,不是鼓励我完全无为,而是不要过度追求某些事物。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,静待时间的发展,命运会给我们应得的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