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来
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 thesky341@foxmail.com

0%

《论语》

前言

《论语》是一本十分丰富的书籍,我只能简单记叙下自己还记得的内容。

内容

伦理与礼

孔子看重伦理,也即人与人之间正确的关系。父父子子,君君臣臣。一个人处于某个角色,就应该表现出他该有的礼仪。孔子尊古复礼,可能是因为他认为上古时期大家都遵守礼仪,所以会平平和和。孔子时期,礼乐崩坏,战争不止。孔子希望大家能够遵守礼制,大家各司其职,天下太平。

君子与仁

何为君子,何为仁?孔子给不同人的答案,不一样。但本质都为做好自己。君子要克制自己,不要有私欲;君子要好学,不耻下问;君子要为天下先,要为百姓着想;君子要会《诗》《书》,要懂礼;等等。
君子是孔子提出的一种抽象的目标,像天上的星星一般美好,让我们大家都要追求它。
君子是正道,是治国安邦的人才,是能够影响一方风气的人物。普通人也要尊敬君子。

《论语》与《道德经》

两本书风格的区别还是很大的。

  1. 《论语》
  2. 《论语》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集,记叙了孔子及其弟子等人对话的内容。
  3. 孔子的话语是断言式的,会提出xx应该xx,却一般不会进行解释。
  4. 孔子提倡入世,提倡君子之道。君子有能力,应该要出来效力,治理国家,让国家更加好。
  5. 孔子提倡礼制。
  6. 《道德经》
  7. 《道德经》是老子一人之言,平铺直叙,像是老子在对你进行教导。
  8. 老子喜欢举例子来论证他的话语,一般是说xx如何,然后举例子xxxx。
  9. 老子提倡遵循自然之道,提倡避世,提倡小国寡民,提倡国君不要干扰百姓。
    《论语》和《道德经》都是很厉害的著作,但他们都是一家之言。能学,但不要全学。

思考

《论语》对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?